■ 沒嚐過輸球的痛苦,怎麼知道贏球的喜悅;只有已經太習慣於勝利的人,才會以為還會有下次的機會
輸了,而且是直落三..
賽前多數球評都看好的牛隊,就算輸也不沒有理由被直落三的,為什麼?
照理我們球員對於短期季後賽的經驗及抗壓性應該要更好的,但為什麼?
因為傷兵多?因為投手群不如?因為打擊不連貫?因為守備失誤?還是因為教練失策?
不,那些都不是…真正的原因是我們對於勝利,對於冠軍的渴望,或是饑渴度(eager)輸給了統一,而且是徹底的輸了.
04年(職棒15年),
我們的傷兵更多(飛勇寒冰掌,勇壯季末肘傷,阿福第4戰膝部被球擊中,曾華偉只能代打),
我們的投手更差(M.Rojas只能投2局好球,阿志被轟滿貫,小彬阿甘完全沒上),
我們的失誤更多(第5戰阿讓關鍵致命失誤)….但我們還是贏了….為什麼?
很簡單,因為那時我們全隊不管老菜球員都有那種對勝利,對冠軍的渴望,
因為我們全隊都才在前一年嚐過那種季後賽被再見安打的椎心痛楚…所以我們拼盡全力,所以我們贏了…
季後賽的短期決戰,比得不是戰力,比得不是季賽成績,而是處理壓力的經驗,而是鬥志跟意志力…
那麼,是全隊都沒有拼勁嗎?不是…
只是不免令人感嘆的是,全隊最拼的竟然是「手上個人獎項無數但最晚才拿冠軍的」,「拿過最多次冠軍的」,
還有「拿過總冠軍MVP的」(以上借用似真非真大的話),而喊著要再上場拼命的,是「才剛投出最好比賽」的,
至於原本應該要拿出來拼勁出來的其他年輕選手….我只看到統一的年輕球員有…
老實說,當我看到0:3時,
一個職棒生涯前2年,就拿了2個冠軍戒指, 被fans捧成台灣鈴木一朗的中外野手,
輕易的放掉了一個多跑二步就能接到的飛球,變成0:4落後;
而在0:6落後,9局最後進攻機會時,
卻看到14年職業生涯也只拿了這2個冠軍戒指,老被人嫌守備範圍太小了,該好去當教練的39歲五棒老將,
為了一個應該是必死的雙殺球賣了老命撲向一壘,只為了維持住攻勢時,
我的心情是複雜的!!
是的,就現實面來看,依當天的局面發展,不管是0:3,0:4甚至是0:6我們可能都追不回來,
但是大家還記得小葉說過的:「相信奇蹟,就有奇蹟」嗎?
奇蹟,不是用嘴巴講講就會出現了,奇蹟,是要去拼才可能會出現的….
如果心理都已經放棄,身體行動都已經不在拼命,怎麼會有奇蹟?
如果不是東哥早就打算決心撲壘,怎麼會出現應該是必死雙殺守備但統一傳偏,高國慶要用tag卻殺不到的奇蹟?
9局,0:6大幅落後,一路被壓著打,常理都知道追不回來的比賽為什麼還要撲?
不就是因為他真的相信奇蹟,真的沒有放棄嗎?
只有在勝利之前真正的嚐過失敗,而且還是輸在自己身上的痛苦,才能體會贏球勝利的可貴…
泰山在學會怎麼拿到總冠軍賽前,早就先嚐過那種新人球季冠軍賽最後一棒就結束在自己手中的那種悔恨,
所以即便頂著全聯盟最高薪,可能是年度MVP的他打出游擊滾地球,還是不放棄的要撲撲看;
阿福在拿到總冠軍前,也是先體會過在總冠軍賽中,在自己手上被打出再見比賽的那種痛楚,
所以他會在剛拼出全力投出一場好球惜敗後,嚷著我還要再出去拼一場;
東哥更是先歷經了多年的墊底及多次只有咫尺之遙的總冠軍敗戰後,才在生涯末期拿到一次總冠軍,
所以他只要比賽還沒結束,他永遠鬥志十足,會毫不考慮的賣出老命…
就是因為他們徹底的輸過,所以他們不想再輸,也就因為他們不想再輸,所以拼;
因為他們都知道不一定會有下次,所以只要有機會,就毫不保留的拼…
輸球並不可怕,季後賽可怕的是「沒關係,打不贏就保留點打,不要再拼了,今年輸了反正明年再來就好」的心態,
試想,黃甘霖的明年在哪?(他今年連登錄都沒有),
林仲秋有一個長且都是主力先發的生涯,但是終期他的生涯,只打過一次總冠軍賽,下一次再哪?
當我看到九局上,東哥撲壘保住反攻機會,國隆安打後,大黑弟跟鄭達鴻都隨便揮揮就出局時,
我不禁開始想,我們年輕球員的拼勁都到哪去了?而隨之而來的緯來畫面也馬上給了我答案:
看到場上年輕球員為主的統一在歷經多次季後賽失敗終於勝利的狂喜興奮,
與我們拼出全力但是不幸敗北而流淚的東山,
剎那間,我懂了…
因為統一那群球員一無所有,一直被人看不起;也因為我們的老將拼出全力,真心投入,所以他們都流淚..
而我們的年輕球員們則因為手上已經有2枚冠軍戒指而有所保留了…
一加入職棒,就連拿2次冠軍,只打出中上離聯盟頂尖還很遠的成績,馬上就被fans捧成人氣球星,真的好嗎?
我沒有答案…
還有下次?
下次來時會是多久,我也無法回答…
去問問波士頓紅襪隊(Boston Red Sox)的球迷,他們會告訴你下一次是86年後;
去問問芝加哥白襪隊(Chicago White Sox)的球迷,他們會告訴你下一次是89年後;
去問問芝加哥小熊隊(Chicago Cubs)的球迷,他們會跟你說他們還在等下次,而他已經從1908年開始等了..
而要是去問三商虎跟時報鷹隊的球迷,他們會跟你說…已經沒有下一次了….
(這兩隊都只打過一次總冠軍賽,也都以2勝4敗敗給味全龍隊)
潘武雄,郭岱琦的實力真的有比張建銘,余賢明好嗎?
當然沒有,從業餘時他們就幾乎是齊名的,甚至張建銘跟余賢明名氣還在前2人之上..
但這次為什麼分出了高下?
原因只有一個:拼一口氣,惟拼勁爾
為什麼那些老將,如東哥在贏得第一次總冠軍時放聲縱哭;小猴打出致勝三壘安打時振臂的同時,會紅了眼框;
泰山拿到冠軍時會跟劉總相擁喜極而泣?
不為什麼,因為他們都徹底的輸過…
因為他們在學會贏球這二個字怎麼寫前,早就已經一筆一劃的寫過輸球這二個字,
因為他們在享受勝利的感覺前,早就已經體會過失敗的真正痛苦;
因為他們真正知道那種曾經沒有明天,只有抓住這次機會的感覺…
少年得志大不幸,
這次的徹底失敗(一對一的球員表現也被對方徹底的比下去)不啻為對我們年輕球員一次暮鼓晨鐘,
失敗,比勝利更足以當成是下一次成功的經驗…
而季後賽本來就是鬥魂及男子漢的戰場,否則5000多名觀眾進場是為了看什麼的?
打不打得出安打是一回事,再強的打者也會低潮,也會關鍵時刻打不出安打,但拼勁卻不能因為落後而沒有..
在0:6落後下,到了第9局還死不肯離場的牛迷,不就是為了看一個拼勁嗎?
你(們)不想拼,那麼請離開,還有別人想拼….
一位球友說的好,別告訴我所有的球員(尤其是某些年輕的人氣球星)都盡了最大的努力,都很認真,
我們可不是都沒帶眼睛進球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