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數據(48)-中職到底等於幾A?

CPBL到底等於幾A?

這個極富爭議性的話題,似乎伴隨著每次外籍投手、旅外球員回歸交出好成績,或是國際

賽表現,甚至是國內國外教練發表了相關言論(或其實只是公開場合的場面話),就會引

發球迷間的爭辯。

 

要為這個爭論下結論,稍有概念的人應該都知道要從球員在不同聯盟中所交出的數據去著

手對比,而且光比一個球員樣本數是絕對不夠的,球員、打席或投球局數的樣本數越多,

越能發揮大樣本數據中矯正偏差值的特長,交出來的數據也就越有可靠性。

 

而這也是我在2006年、2009年做這個統計時,都是選擇「外籍投手」來計算的原因──

因為那時旅外歸國的打者實在太少(只有陳金鋒一人)。不過從前年底加入了胡金龍、高

國輝及唐肇廷後,中職旅外回歸的打者就有陳金鋒、陳鏞基、郭嚴文、胡金龍、高國輝及

唐肇廷等6人,這已經具有一定程度的樣本規模了 。

 

因此,這次我就用「旅外回歸打者」在旅美小聯盟各階層及中職(2011-2013年)分別交

出的數據,來為「2011-2013年的中職等級」做出判斷。

 

以下是數據:

Level Age G PA BA OBP SLG OPS *LgOPS OPS+
CPBL* 25.9 792 3181 0.298 0.349 0.423 0.772 0.736 109.30
RK** 20.9 198 821 0.279 0.332 0.388 0.720 0.712 102.10

【取樣打者:胡金龍、唐肇廷、郭嚴文、陳鏞基(陳金鋒及高國輝沒打過RK)】

*CPBL (2011-2013)

**RK (Pioneer League 2003、2009,Gulf Coast League 2008、2009、Arizona League 2006、

2009)

 

Level Age G PA BA OBP SLG OPS *LgOPS OPS+
CPBL* 27.2 487 1964 0.300 0.363 0.441 0.804 0.736 117.95
A-** 20.7 107 426 0.262 0.314 0.371 0.686 0.703 94.57

【取樣打者:高國輝、唐肇廷、陳鏞基(陳金鋒及胡金龍沒打過A-)】

*CPBL (2011-2013)

**A- (North West League 2004、2006,New York-Pennsylvania League 2010)

 

 

Level Age G PA BA OBP SLG OPS *LgOPS OPS+
CPBL* 26.0 894 3579 0.303 0.356 0.439 0.795 0.736 115.33
A** 20.5 374 1576 0.281 0.338 0.398 0.736 0.710 107.19

【取樣打者:高國輝、胡金龍、唐肇廷、郭嚴文、陳鏞基(陳金鋒沒打過A)】

*CPBL (2011-2013)

**A (Midwest League 2004-2007、2009,South Atlantic League 2004)

 

 

Level Age G PA BA OBP SLG OPS *LgOPS OPS+
CPBL* 29.7 745 2809 0.295 0.361 0.443 0.804 0.736 120.88
A+** 22.3 635 2750 0.292 0.352 0.462 0.814 0.740 119.15

【取樣打者:高國輝、胡金龍、唐肇廷、陳鏞基、陳金鋒(郭嚴文打過A+,但只有1場3打席,樣本數過小不列入)】

*CPBL (2011-2013)

**A+ (California League 1999、2006、2008-2011,Florida State League 2004-2005)

 

 

Level Age G PA BA OBP SLG OPS *LgOPS OPS+
CPBL* 30.3 634 2425 0.301 0.369 0.458 0.827 0.736 127.29
AA** 23.8 639 2687 0.273 0.346 0.406 0.752 0.731 105.64

【取樣打者:高國輝、胡金龍、陳鏞基、陳金鋒(唐肇廷、郭嚴文沒打過AA)】

*CPBL (2011-2013)

**AA (Southern League 2001、2006-2007、2010-2011,Texas League 2000、2006、2009-2010,

Eastern League 2010)

 

 

Level Age G PA BA OBP SLG OPS *LgOPS OPS+
CPBL* 30.7 532 2027 0.293 0.362 0.439 0.801 0.736 120.18
AAA** 24.9 826 3397 0.286 0.343 0.464 0.807 0.742 108.28

【取樣打者:胡金龍、陳鏞基、陳金鋒(高國輝、唐肇廷、郭嚴文沒打過AAA)】

*CPBL (2011-2013)

**AAA(Pacific Coast League 2002-2005、2007-2010,International League 2011)

 

註:其實對於要不要把陳金鋒放進去原本一直是我個人很猶豫的,一開始主要的考量點

倒不在於他的小聯盟年份較其他五人有些差距(其實相對於中職,小聯盟中各聯盟的屬

性反而比較穩定,比方說A+的California League一直都是很偏打者的聯盟,但同是A+的

Florida States League就是一個很偏投手的聯盟),而是陳金鋒近幾年一直因傷所苦(或因

為年紀造成衰退),他在2011-2013的中職成績能否真正代表他的強度,這是我原本考慮

的;但又想到胡金龍、高國輝、陳鏞基、郭嚴文(特別是他)及唐肇廷等都還在成長或

成熟期的,其實也會因為隨著年紀增長、經驗變多,因而返回中職後的強度比當年在小

聯盟還在發展時更強一些。在兩相權衡下,或許反而可以相互抵消,反而使這個對照的

信度更高一些。所以最後還是將陳金鋒放了進去。

 

結論:

一、先撇開樣本數遠較其他小的A-(只有426打席),2011-2013的中職,其實大概就是

很接近A+(2006、2009年所做的二次計算結果是A到A+之間,比較接近A+)。距離

AA跟AAA差得可遠了。

2006年比較:http://ej-baseball.com/others/others_20060627.htm

2009年比較:http://ej-baseball.com/others/others_20090131.htm

 

二、A-、A及RK這三個層級因為沒有(已經衰退)的陳金鋒的「平衡」,考量只有高國

輝、陳鏞基及郭嚴文等打者在隨著年紀增長、經驗變多而強度持續有變強(成績會變好)

的情況下,比較無法依這些數據來判斷聯盟強度──但用來預測將來旅外回國球員(也是

回來後年紀會增長、經驗會變多、年紀如果還沒過30、強度可能還會持續變強)在中職

的逐年成績倒是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參考價值的。

 

 

資料來源:

中華職棒官方網站:http://www.cpbl.com.tw/

Baseball Reference(BR):http://www.baseball-reference.com/

 

 

補充說明:

依據本文的數據,之所以小聯盟沒有出現期望中的AAA>AA>A+>A>A->RK趨勢,主要

還是是陳金鋒沒有過打A(含)以下的層級,光看其他人,會因為他們過往在小聯盟時

期都還在develop(請看平均年紀都在20-22間),而回到中職後,不是還在成長、就是

已經達到高峰期(平均年紀在26),所以在樣本本身強度已經變動的狀況下,光用成績

去定義聯盟強度,當然會失真。

而之所以A+以上就不會了,就是因為樣本數中,有的變強了(高、胡等)、有的變弱了

(陳金鋒),所以樣本本身強度可能會「平衡」過而沒有產生變動,當然這樣子的比較就

比較有可信度。